冠心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心脏外科手术-心脏搭桥手术药物治疗
但是无论是考虑全身病变情况还是危险因素的持续危害,冠心病治疗出院后,并不表示从此就后顾无忧了。大家仍需提高警惕,积极治疗、康复,避免复发。
什么是冠心病康复?
冠心病康复是指采用积极主动的身体、心理、行为和社会活动训练,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在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等方面达到理想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冠心病的康复不仅仅是单纯的运动治疗,而是包括运动治疗在内的心理-生物-社会综合的治疗。
心脏康复的意义
通过心脏康复,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复发率,避免患者反复住院及重复进行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
降低冠心病的患者死亡率,延长患者寿命;
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
减少医疗费用,节省社会医疗资源。
心脏康复的处方
心脏康复管理要实施全面的健康管理,包括信息收集、心脏康复二级预防评估和5个处方干预,包括药物处方、运动处方、心理处方、营养处方和戒烟处方。同时,中医康复源于扎实的传统中医基础理论,是极具特色的心脏养护方法,在心脏康复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药物处方
个体化用药,根据个体差异选择药物类别,把握药物剂量;
把握药物依从性,长期服药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哪些药可以停用?哪些药不能停服?哪些药需要减少剂量?哪些药不能轻易更改剂量?)。
坚持门诊随诊,康复治疗过程中,监测药物副作用,应严格遵医嘱;
运动处方
适度间断的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提高心脏的应变能力,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机会,进而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大肌群节律性运动,作为中医传统健身方式,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康复主要分为3期:
I期康复(院内康复期):
(1)I期康复是指急性期住院期间的康复,一般为3-7天。
(2)康复目标:可以按照正常节奏连续行走-m,或上下1-2层楼梯而无不适症状。
(3)训练方案:从床上的肢体活动开始,随着功能的改善,逐渐过渡到坐起训练,步行训练以及上下楼梯训练。注意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逐渐增加活动量
II期康复:
(1)II期康复是指患者从出院开始,至病情完全稳定为止。一般为5-6周。此阶段为冠心病康复的核心阶段。
(2)康复目标:逐步恢复一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轻度家务活动、娱乐活动等,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3)训练方案:散步、医疗体操、气功、家庭卫生、厨房活动、园艺活动或在邻近区域购物等。早期活动在家属帮助下逐步过渡到无监护活动。每周需要门诊随访一次。出现任何不适均应暂停运动,及时就诊。
III期康复:
(1)III期康复:指病情处于长期稳定状态。一般为2-3个月。
(2)康复目标:巩固II期康复,控制危险因素,改善和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心血管功能,恢复发病前的生活和工作。
(3)训练方案:步行、登山、游泳、骑车、划船等。一般每次10-60分钟为宜,每周3-5天。运动量要适宜,一般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早餐起床时有舒适感,无持续的疲劳感和其他的不适感。
冠心病运动康复的注意事项:
掌握好适应证,凡是康复锻炼过程中使病情加重额外的情况均不适合,禁忌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包括血压异常、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严重并发症;出现新的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
循序渐进:运动量由小到大,程度由易到难,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
持之以恒:大部分的康复锻炼项目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显示出效果,切忌操之过急或中途停止。
及时调整:应根据患者具体实施情况,定期评估,了解运动项目是否合适,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营养处方
冠心病患者必须从饮食上加以控制,坚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冠心病发生、发展概率,还会大大减少发生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临床上发现,很多患者认为健康饮食就是“吃素”。事实上,富含蛋白质的肉类并不需要完全隔绝,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营养选择。《灵枢·五味篇》有“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之记载,指出患有心病之人,宜食小麦、羊肉、杏仁、薤白之类食物。现代研究认为,这些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纤维素、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但脂肪含量较低。
冠心病患者的膳食结构应提倡“三宜三不宜”。
三宜:
宜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每日摄入-g,如粳米、小米、玉米及大豆制品等;
宜富含多种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每日摄入-g,如深绿色青菜、深绿叶菜、红黄色蔬菜、紫色蔬菜等;每日摄入g新鲜水果,拒绝果汁、饮料等加工食品。
宜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每日摄入75g,如鸡肉、鱼肉、瘦猪肉、牛肉、羊肉等。
三不宜:
不宜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不宜含糖量高和热量高食物,如巧克力、冰淇淋、奶油等;
不宜过咸或刺激性食物,如各种腌制品、辣椒、芥末、浓茶、白酒等。
任何营养素的摄入都应适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健康。饮食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遵循“食物多样、适量摄入、平衡膳食”的原则是防治冠心病的关键。
心理处方
很多心脏病患者生病后,由于对自身的病情并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产生焦虑、不安等心理,这对心脏康复极为不利。中医学认为,心藏神,主血脉。神乃精神、情志活动之体现,心之病变可通过神反映出来。在冠心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心神宜静,注意调和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应让患者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戒瞋怒,远抑郁,经常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向上的心态,使脏气调和,气血流畅。
戒烟处方
吸烟有害身体,身为心内科医生最有体会:“吸烟是导致心肌梗死的直接因素,每天吸两包烟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不吸烟的人能高出8倍之多”。如果患者做完支架后不戒烟,效果将大打折扣,增加支架形成血栓的风险,所以心脏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必须戒烟。中医学认为烟草辛温微热,主升属阳,耗肺伤津,影响脏腑气机,另易壮火散气,煎液成痰、瘀,与脉络相搏结,日久成动脉硬化。
另外,冠心病在夏天有很高的发病率,高温天气,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皮肤血流量增加,人体回心血量减少,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同时,出汗多、睡眠不好、情绪不稳定,也是导致血管堵塞甚至引起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黄帝内经》有云:“心者生命之本……为阳中之太阳,应于夏天”。夏天出汗多,是伤心阴、耗心阳最多的时候,可以说夏天是心脏最累的季节。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夏季饮食宜温。过于辛热,助阳生热,耗伤气津。过于寒凉,助湿生痰,困脾伤阳。苦味入心,清解暑热降心火。清淡饮食可促进食欲,利于消化。
总之,在心内科医师指导下制定的整体的心脏康复处方可以有效恢复心肺耐力,提高心肺功能,能帮助冠心病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三者协调并恢复到最佳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附链接:医院八段锦教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rhzl/8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