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是人类健康的杀手,每年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血管病高发的季节,甚至会导致猝死。
冬季为啥成为心血管疾病的“温床”?
1、气温低:
在低温下,血管会收缩,冠状动脉痉挛,甚至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管堵塞,从而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发生。
昼夜温差大: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容易出现紊乱,可能诱发急性疾病。
2、血压易波动:
冬季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升血压激素水平上升,导致血压升高和易波动,老年人更明显。
3、体力活动较少
冬季“猫冬”习惯,久坐不动,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4、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控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冬天维生素D水平下降,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疾病以及心衰的风险。
5、易感染
冬季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等急性冠心病事件。
6、饮食和肥胖
冬季往往容易摄入更多脂肪饮食,引起肥胖,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也明显升高。
安全过冬,需做到7项!
一、规范用药:严格遵医嘱用药;根据气候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控制各种慢性疾病的复发。心血管患者身边最好常备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片、心痛定等,出现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走路不稳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所有活动,舌下含服药物,同时通知家属,或拨打急救电话向医院求救。
二、注意保暖:气温零度以下和雪天时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外出时要做好保暖防寒。
三、心态平和:保持一颗平常心,不给自己无限度加压,做到劳逸结合。可适当参加娱乐活动,调整心态。情绪激动是心血管疾病的大忌,冠心病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四、合理膳食:
成人每日应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以及容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清淡食物。
冬季气候干燥,对于心功能正常的患者,早起或临睡前最好喝杯温开水,这样利于稀释血液,还可以预防便秘。
五、科学运动:
一般心血管病患者不宜晨练,每天上午是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高发时段,因此冠心病患者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到温度较适宜的时候再进行锻炼,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散步等。
要控制好运动量,老人睡醒时不要急于下床,先在床上躺一会,然后在床边坐一会。
六、戒烟限酒:
吸烟者应戒除。吸烟不光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是心绞痛、心肌梗塞和再梗死的危险因素。心肌梗塞后恢复的患者,继续吸烟者再梗死发生率大约为不吸烟或吸烟者的2倍。少量饮用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但不能喝烈性酒。
七、特别注意:
对于心血管病患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洗脸、刷牙用温水,夜里起床应穿暖和。不要在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根据个人情况,水温要适当高于体温,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冠心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联系我们乘车路线:乘坐93路、路、路、路、路、路、路、路、路、路、游1路、游3医院(马陵中学北门、西门)下。
心血管内科门诊:门诊楼3楼F区
急性胸痛门诊:急诊医学科一楼
病房、重症监护室:住院1号楼11楼
24小时-,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xszl/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