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总给人以「神秘感」。
50年前曾经有一项代号「」的研究,在持续进行了27个月之后资助突然切断。直到上个月,科学家们才从陈旧的废纸堆中,找到了这项研究中止的真正原因。
.11.21,PLOSBiology上发表一篇名为《糖工业资助的无菌啮齿类动物研究显示蔗糖与高脂血症和肿瘤的相关性:一项内部文档的历史分析》的研究,把这段历史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而这也解开了尘封半个世纪的一段公案。
神秘的「」研究
这是一项开始于年动物实验,由国际糖研究基金会(InternationalSugarResearchFoundation,ISRF)资助,意在探讨蔗糖与淀粉相比,对甘油三脂水平影响的差异。
国际糖研究基金会,是由美国糖工业(包括不限于糖果、汽水、糕点)领域巨头出资组成的一个基金会,而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证明糖工业对人体的有益无害。
故事发生的背景在上世纪在六十年代,当时正是「糖有害健康」和「脂肪有害健康」争论的最激烈的年代。
科学家关于蔗糖是否升高甘油三酯的意见不一致。而ISRF也注意到一些「不利」于己方的研究结果的出现。
有研究发现淀粉饮食相对于蔗糖饮食,明显提高胆汁的分泌,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但加入抗生素后(杀伤肠道细菌),淀粉组的血脂明显升高,而蔗糖组没有升高。这提示肠道细菌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为了证明「糖」的优越性,ISRF就设计了相关的临床试验而选取了无菌大鼠进行试验,显然这样更容易得到有利于蔗糖的结果,而这就是「」试验诞生的背景。
年8月,研究人员Pover向ISRF报告研究取得了「Promising(很有前景的)」的进展,再需18周就可结束实验发表论文了。
然而一个月后,年9月10日,ISRF启动了对号研究的价值评估,结论是价值为「Nil」(零)。
这一项目停止资助戛然而止,所有试验数据掩埋在废纸堆中一过就是五十年。
突然中止的试验
为什么试验结束的如此仓促?
从PlosBiology杂志最新已经发布的论文数据,我们发现「」试验不但证明高蔗糖饮食相对于淀粉饮食,可以明显降低无菌大鼠的甘油三脂水平。
而且在后续的普通大鼠研究发现,减少beta-xx酶抑制剂水平,而导致beta-酸酶增加。后者与膀胱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这就意味着,这项研究非但没有证明「糖」类产品的安全性,反而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一研究结论如果发布,很可能会影响糖制品的销售,甚至导致糖类食品被FDA列入致癌物的名单。
号研究由ISRF资助的,当然希望得到有利于制糖业,至少不损害制糖业的结论。
糖与癌症发病关系的研究,初见端倪就被扼杀,从此尘封50年。
普通有菌大鼠(右侧)持续高糖饮食后,发现和膀胱癌密切相关的β-葡萄糖醛酸酶异常减少,试验提前中止,所有试验数据被隐瞒
这只是「冰山一角」
除号研究外,ISRF还资助了超过项相关的研究。然而,操纵基础研究的结果其实只是ISRF「战略」中的一环。
在号研究之前,ISRF秘密资助了一篇发表在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评论文章。当时糖业巨头找了哈佛医学院的几名教授,每名教授收到了现在相当于5万美元的商业贿赂,使其有意弱化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并把矛头转移到饱和脂肪酸上。
其中一位科学家是Dr.MarkHegsted,后来还当上美国农业部营养部门负责人,并于年帮忙起草联邦政府第一版膳食指南。于是之后无论是学术文章还是官方膳食指南,均弱化了糖的危害。
在50年之后的今天,糖的危害才被逐步揭开。
一项纳入,例人群的Meta分析探讨了含糖饮料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发现,每天多摄入1份含糖饮料(1份=mL),冠心病的风险增加16%,喝得越多,风险越高。
仅仅在年度,美国有,例心血管及代谢疾病相关的死亡,其中10.8%的冠心病死亡及14.8%的糖尿病死亡与含糖饮料相关。
遗憾的是,工业对科学研究的干预还在继续。年1月5日,糖业协会发表了一篇新闻稿,批评在CancerResearch中发表的一项研究使用多种小鼠模型的研究结果。研究认为与非糖淀粉饮食相比,饮食糖诱导肿瘤生长和转移增加。
直到今天,糖业协会仍表示摄入糖和癌症尚无明确关系,试验并不能证明任何实际意义,这一切都是竞争对手的造谣和污蔑。
而PlosBiology杂志揭露的事实是,早在50年前他们就知道糖对膀胱肿瘤的高相关性。但是他们一直没有说,什么都没有说。
工业界的渗透
工业操纵科学,制糖业并不是个案。
当年这宗公案,糖工业和脂肪产业其背后都有一批学术代言人,只不过最终糖工业赢得了在学术领域的争论,并不意味着脂肪工业就是无辜的。
回头审视,可以发现不少医学研究都受到了工业界的影响。
年Pediatrics杂志揭露了烟草业通过影响论文作者,篡改了年一项关于二手烟吸烟与婴儿猝死综合症相关性研究的结论。
年BMJ杂志披露,对于同一药物效果的评估,相对于非公司资助的Meta分析,公司资助的Meta分析研究数据更不透明,纳入临床研究的标准更为宽松,得到的结果更倾向于药物有效。
甚至今天的中国,我们仍有为「白酒有益健康」摇旗呐喊的大学教授,为0.5%苄达赖氨酸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摇旗呐喊的名人明星,某些不负责任的大众媒体……
迟到半个世纪的审判
丁香园在之前的文章《为了5万美元,糖对心脏的损害被隐瞒了50年》中,提到过一个故事:NEJM的一篇综述揭示了一个可怕的现实,即使贵为美国顶级营养学专家,哈佛教授院长也曾有过因为不适当的行为,最终被钉在了学术的耻辱柱上的历史。
号研究由ISRF资助,当出现对自身不利的结果时,当时决定终止实验隐瞒结果,对于糖工业的代言人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反应。
而这,可能不是孤立的事件,在ISRF资助的多项研究中,可能有多少被埋藏的故事?而除了这个机构以外,在其他领域,是否也存在这种资本操控的「科研结果」?
50年的「正常」「合理」行为,导致全球人口超重,血脂异常;增加了冠心病和糖尿病发病风险,甚至肿瘤也发现了一定的相关性;而今天出现的种种学术伦理问题,更将有可能给我们的子孙带来健康隐患。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责任编辑:lightningwing)
本文作者为中医院心血管内科麦憬霆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Kearns,CristinE.,DorieApollonio,andStantonA.Glantz."Sugarindustrysponsorshipofgerm-freerodentstudieslinkingsucrosetohyperlipidemiaandcancer:Anhistoricalanalysisofinternaldocuments."PLoSbiology15.11():e.
2.SugarIndustryandCoronaryHeartDiseaseResearch:AHistoricalAnalysisofInternalIndustryDocuments.JAMAInternalMedicine,,(11):
3.Consumptionandriskofcoronaryheartdisease:ameta-analysisofprospectivestudies.Atherosclerosis.;:11–16.doi:10./j.atherosclerosis..01..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xszl/2011.html